• 沸点IT---为科技爱好者提供最新鲜最热门的IT科技资讯!

沸点IT

ad

身处小行星撞地球现场它却幸存下来

来源:光明网  |  发布时间:2025-06-29 18:38  |  阅读量:4265  |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 黄蜥科夜蜥蜴是一种存在了数千万年的古老物种。但美国耶鲁大学的ChaseBrownstein和同事研究发现,这...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

黄蜥科夜蜥蜴是一种存在了数千万年的古老物种。但美国耶鲁大学的Chase Brownstein和同事研究发现,这种爬行动物的起源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可追溯至距今约6600万年结束的白垩纪时期。

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如今,夜蜥蜴仍分布于古巴、中美洲和美国西南部地区。Brownstein团队利用之前发表的黄蜥科DNA序列数据构建了该物种的进化树,并结合现存夜蜥蜴及夜蜥蜴化石的骨骼解剖特征,确定了它们的谱系年代,并推算出远古夜蜥蜴会产生多少后代。

这项6月25日发表于《生物学快报》的研究发现,现存黄蜥科物种的最后共同祖先出现于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且当时每窝可能仅产1至2枚卵。“这些远古种群可能比今天的种群距离小行星撞击点更近,其分布范围几乎勾勒出撞击点的周边轮廓。”Brownstein表示。

根据化石证据,Brownstein认为远古夜蜥蜴不太可能是后来重新迁入该区域的。“通过谱系重建可以确定,现存物种的共同祖先几乎肯定生活在北美——当地的黄蜥科化石记录在标志着撞击事件的地质分界层两侧基本保持连续。”

许多夜蜥蜴物种栖息于岩缝中,其缓慢的新陈代谢与海龟、鳄等其他大灭绝幸存生物相似。“这种特性或许能让它们在小行星撞击及其后续影响中获得庇护。”Brownstein解释说。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Nathan Lo评价称,这类蜥蜴堪称奇迹。“它们生活在小行星撞击点周边区域,却能在足以毁灭撞击点数百公里范围内生物的灾难中幸存下来。”

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们并不具备大灭绝幸存者的常见特征。“通常能幸存的物种体形较小、繁殖快且分布广,但这些蜥蜴繁殖缓慢,活动范围也相当有限。”Lo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 海信贾少谦:以中国管理,建世界一流企业

    海信贾少谦:以中国管

  • 海信贾少谦:世界一流企业必然有一流的ESG表现

    海信贾少谦:世界一流

  • 从“高门槛”到“消费级”,华为引领卫星通信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高门槛”到“消费

  • 万百万:高净值研究院大健康分院院长万百万分享健康财富密码

    万百万:高净值研究院

沸点IT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 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3005497号